資訊分享

2019 全球競爭力~台灣排名12,名列四大創新國;(人力資本衰退)

2019/10/12

2019年WEF全球競爭力我國排名第12,持續進步,再上升一名,並續居前四大創新國_0

圖片說明: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,台灣名列12,12個中項評比中有九項較去年進步,另有二項持平,僅「技能」項目退步。

資料來源: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聞稿<2019年WEF全球競爭力我國排名第12,持續進步,再上升一名,並續居前四大創新國>

 

 

WEF 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~台灣排名12,亞洲第4

瑞士世界經濟論壇 9 日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,台灣排全球第 12,亞洲第 4 強,不但總體經濟穩定,且與德國、美國及瑞士等為全球 4 大創新國。

世界經濟論壇(WEF)去年(2018)使用新的全球競爭評比4.0指標(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.0),評比指標分為4大類,包括有利環境、人力資本、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,再分為12個支柱及項下約100個細項指標,為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評比。全球前 5 強依序為新加坡、美國、香港、荷蘭及瑞士,台灣則去年上升一名至全球第 12,而亞太排名則為第 4,僅次於新加坡。且今年仍然與德國、美國、瑞士續居 4 大創新國。

台灣列居四大超級創新國之一

12個支柱中,台灣全球排名名列前茅的項目有創新能力(Innovation capability)第4名、金融體系(Financial system)第6名、資通訊普及度(ICT adoption)第11名、其他包括產品市場(Product market)第14名、勞動市場(Labour market)第15名、基礎建設(Infrastructure)第16名、市場規模第19名、制度(Institutions)第24名等。

此外,總體經濟穩定(Macroeconomic Stability)支柱則與其他33國同列第一群組。

WEF 曾強調,在評比項目中,各國「創新能力」普遍表現較差,只有德國、美國、瑞士和台灣 4 個國家是「超級創新國」(Super innovators),分數遠高於其他國家。台灣在專利權數量、產業群聚完善普遍程度等指標高居第一。勞動力多樣化排第 4,而研發支出占 GDP 之比重也僅排第 5。

不過在創新評比中,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及破產法規架構等都有待加強。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指出,理論上創業應該朝一站式服務發展,但可能需要修改公司法來配合。而破產法方面,國發會也將針對新創退場,傾提供更多出場管道,如併購、整併等途徑。

此外,雇用外籍勞工不易、以及受中等及高等教育者具備企業所需技能的程度、教學創意與啟發式程度等,也都是台灣弱項。國發會則表示,台灣在國際攬才和解決學用落差方面仍有改善空間。去年已提出「新經濟移民法草案」,正待立院處理。

人力資本項目逐步衰退

陳美伶也坦承,台灣在「人力資本」大類下的中項「技能」開始退步已從去年第 21 名下滑至第 23名,反映了台灣長期以來學用落差、教育體制結構有問題。雖然政府已針對需求面提出做法,教育部、經濟部、勞動部等都開始推人才平台,但供給面仍待加強,避免讓企業抱怨學校訓練出的人才不能用。

目前台灣在總體經濟面相當穩定,通膨維持及政府債務管理表現都持續表現良好。但包括法律效率、政府應對變遷效率、平均關稅稅率、關稅複雜度等項目,都排名在全球 50 名之後,顯示政府行政也仍需加強。

 

資料來源:科技新報<2019 全球競爭力台灣排第 12,國發會:人力資本退步>https://technews.tw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世界經濟論壇<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>https://cn.weforum.or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央通訊社<競爭力評比 台灣全球第12亞太第4> https://www.cna.com.tw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國家發展委員會<2019年WEF全球競爭力我國排名第12,持續進步...>https://www.ndc.gov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