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日報 記者蕭宇廷攝
為了搶救青年失業率 政府推出多項方案 鼓勵青年就業
台灣勞動參與率近年來雖然維持平穩,然後在天平兩端的勞參率卻有下滑的趨勢,包括青年和中高齡、高齡者,都出現勞參率偏低的情況。為了搶救逐年上升的失業率,勞動部五箭齊發,推出「投資青年就業方案」以及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》。
以青年失業率為例,107年台灣整體失業率為3.71%,但15到29歲失業率卻高達8.47%。為了促進青年勞工投入就業市場,勞動部推動投資「投資青年就業方案」,方案將投入94.7億元,針對5大類對象,包括『在校青年、初次就業、連續失業6個月、在職還有非典型工作者』,來進一步輔導、媒合和補助。目標是4年內,青年失業率從8.47%降至7.4%以下。亮點措施包括:15至29歲的青年失業達6個月,只要經深度諮詢3個月內尋職成功,且連續就業3個月以上,1次發給3萬元;在職青年,持續進修參訓勞動部補助每人每3年可獲7萬元補助。
勞動部投資青年就業方案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
另外自106年起臺灣已正式邁入「高齡社會」。甚至朝著超高齡社會正在邁進當中,不過我們可以看到,其實台灣人平均退出職場的年紀都不到65歲,男性是在63.1歲,而女性則是只有61.4歲,和很多國家比起來,其實都算是滿低的,勞動部也指出,目前65歲以上在職勞工數量僅28萬人,且中高齡與高齡者勞參率僅62%,低於南韓與日本的65%、70%。為了促進中高齡勞動力能持續投入ˋ職場,因此推出了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》,專法有六大重點,包括1.禁止年齡歧視、2.協助在職者穩定就業、3.促進失業者就業、4.支持退休者再就業、5.推動銀髮人才服務;6.開發就業機會等;尤其雇主不得以年齡為由,在招募升遷考績訓練薪資或退休有差別待遇。
勞動部次長林明裕則說,這次專法重點有一彈、一禁、三補助等特色,「一彈」指的是雇主可用彈性放寬雇主用定期契約聘用高齡勞工;「一禁」就是禁止企業對高齡者、銀髮人才有差別對待;「三補助」是對失業中高齡有失業救濟、對在職中高齡及高齡者有職務再設計、對企業留用高齡者有獎補助。
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內容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
勞動部次長林明裕說,就業方案即刻上路,希望每年可增加1萬個就業機會,而相對於「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」是1彈(彈性聘用)1禁(禁高齡差別待遇)3補貼(失業救濟、職務再設計、雇主獎助);青年人就業五箭齊發投入95億,就是「五箭齊發就有益」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90726000573-260110?chdtv<中時電子報>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38/3951640<聯合新聞網>
https://news.tvbs.com.tw/life/1175178 <新聞網 TVBS>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taiwanjobs.gov.tw/Internet/2019/youth_jobs/<台灣就業通 投資青年就業方案說明>
https://www.mol.gov.tw/announcement/2099/37264/<勞動部「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法」草案>